发布日期:2022-02-11 浏览量:0 所属栏目:集团动态
在2月10日召开的全市重特大项目攻坚暨优化营商环境大会上,淮安市融资担保集团有限公司荣获“2021年度金融支持高质量发展突出贡献单位”称号。
淮安市融资担保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集团”)作为淮安市金融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核心子公司,于2018年12月29日揭牌,是持有经营牌照的国有专业金融服务机构,主要从事融资性担保业务、贷款担保、票据承兑担保、贸易融资担保、项目融资担保、信用证担保、非融资性担保业务等业务。注册资本26.216亿元,信用等级AAA,位列全省担保行业第一方阵,是省信用担保协会副会长单位、市担保行业协会会长单位。
2021年集团按照年度目标任务要求,坚持政策性定位和市场化运作“双轮驱动”,各项业务指标较去年同期再次实现大幅度增长。全年担保业务发生额89.98亿元,同比增长48.21%;服务中小微企业680户次,同比增长72.59%;新增项目366户次41.5亿元,同比增长49.23%,其中新增非银融资担保业务16.22亿元,是去年同期的1.3倍;担保在保余额95.21亿元,同比增长60.84%。业绩全省排名前五,全市第一,各项指标全市占比均超70%。
不忘成立初心,明确主体定位。认真贯彻落实集团成立初衷,始终坚持为我市中小微和“三农”企业提供更好的融资担保服务。根据市场担保需求的多样化特点以及几家担保公司的存量业务结构,结合与各金融机构的合作历史及准入条件等方面因素,对集团本部、银信担保、中鑫担保、科技担保4个担保主体进行定位分工,业务范围进行分层设定,其中集团本部主要承接大额市场化业务;中鑫担保公司主要承接小额市场化业务;银信担保公司主要承接政府性融资担保业务;科技担保公司主要承接非融担保业务。通过细化分工、准确定位,打造多方位、深层次、全覆盖的担保服务体系。
做大集团规模,深耕县区市场。一是根据集团组建方案,积极吸引县区入股,进一步做大做强担保资金规模。先后与洪泽区、淮阴区、清江浦区和市工业园区签订了增资入股协议,注册资本超过25亿;二是在充分考虑银行准入门槛、不增加经营牌照以及不分散集团有限的担保资源等因素的前提下,将银信、中鑫公司原有5个业务部门进行调整,细分设立8个业务部门(县区事业部),分别对接市直及7个县(区),每个业务部门以集团县(区)办事处的形式专注于一个区域的担保市场,抢占市场、深耕细作,进一步提高各县(区)市场拓展的广度和深度,市县(区)联动的担保体系正在形成;三是主动与各县(区)政府、工业园区管委会等加强联系,了解区域总体经济发展状况,互荐优质客户,发挥国有担保作用,扶持县区主导产业、重点项目发展。
落实文件要求,坚持普惠金融。一是在集团专门设立普惠金融部,专职负责对接省再担保机构和国家融担基金、指导集团政府性融资担保等普惠金融业务开展;二是根据集团内各担保公司存量业务实际及合作银行的准入情况进行业务结构调整,逐步提高银信担保公司单户1000万元以内的小微企业和“三农”主体融资担保业务的总量及占比;三是出台有别于非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的定价指引,严格执行单户500万元以内及以上的小微和“三农”担保项目分别不超过1%、1.5%的收费要求,降低客户融资成本;四是积极开发与市场和客户需求相适应的普惠金融担保产品,以实现担保业务的可持续发展。比如,针对个体工商户、农户推出了“农商易保”产品,针对小微企业主推出了“小微易保”产品,针对建筑类企业推出了“融程保”产品等。
2022年,集团将在金发集团的带领下,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央、省、市相关文件精神,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产业政策导向,以高度的责任意识融入淮安发展大局,助力、助长、助推企业发展,做大、做强、做优集团品牌。
整合内外部资源。充分利用担保集团在资本、信誉、规模、人才、风控等方面具有的优势,构建市县联动的政府性融资担保体系,积极争取更多县(区)入股,设立县(区)子公司、分公司、办事处。
推进“总对总”业务合作。认真研究国家融资担保基金及省再担保公司“总对总”政策,构建银担合作机制,积极落实“总对总”业务落地生效。
加强银担合作。主动加强与银行合作,通过“见保即贷”或“见贷即保”合作方式,做好存量业务续贷、做大新增业务占比,坚持不抽贷、不断保。对按期还贷、信用良好的中小微企业,优先支持贷款续保和提升担保贷款资金额度,共同支持我市小微企业和“三农”事业健康发展。
提升服务水平。严格执行降费政策,精简程序,简化手续,适当减免年化担保费、保证金和不动产反担保抵押,切实提高服务效能,积极支持小微和“三农”项目。